DB5305∕T 181-2024 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保山市)

ID

46B11B6076E04E279CEBB5C562FA69C0

文件大小(MB)

0.25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16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 T 181—2024,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2024 - 09 - 10 发布2024 - 12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81—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植保植检站、保山市隆阳区土壤肥料与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园耘、杨祚斌、孟继枝、谢显彪、许金波、赵国安、赛祯赵、鲁凤书、杨丽,萍、朱富仙、丁春华、陈星建、胡春亮、段冬悦、吴志云、沈云峰,DB5305/T 181—2024,1,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草地贪夜蛾信息素监测及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草地贪夜蛾性诱虫情监测、草地贪夜蛾,信息素防控等,本文件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253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夜蛾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信息素,同种昆虫个体间在觅食、栖息、求偶、产卵、自卫等生理过程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3.2,性信息素,由昆虫特殊性腺分泌到体外并引起同种其他个体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3.3,性诱剂诱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的模仿昆虫性信息素的一类物质,使用特殊的缓释载体装载以维持其持续,稳定的释放,该类物质与缓释载体共同构成性信息素挥散芯。生产中应用于害虫诱捕的性信息素挥散芯,常称为性诱剂诱芯,3.4,食诱剂,通过模仿对害虫具有引诱作用的挥发物制成的一类试剂,3.5,DB5305/T 181—2024,2,诱捕器,依据昆虫生物学习性设计,配合昆虫信息素引诱和捕杀靶标昆虫,通过粘附、物理隔离等方式用来,引诱和捕杀害虫的器具,3.6,虫情监测,通过使用特定的装置和方法精准监测昆虫发生动态的过程,3.7,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应用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搭载相应昆虫的性诱剂诱芯,自动完成对一定区域内靶标昆虫的虫情监测,及数据传输,实现虫情数据的远程实时传递、共享、存储与分析的装置,4 性诱虫情监测,4.1 药剂,性诱剂诱芯,4.1.1 诱芯选择,选用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单位诱虫量杂虫率低、诱虫总量高的诱芯,4.1.2 诱芯更换和处理,根据诱芯持效期定期更换,更换后的诱芯集中收回处理,4.2 器械,桶型诱捕器、支撑杆或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4.2.1 性诱捕器的管理,每次调查后及时进行清理,清理前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灭活,4.2.2 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的管理,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清理,4.3 作物对象,玉米、甘蔗、麦类等,4.4 监测时间,草地贪夜蛾成虫羽化始期至成虫活动末期,4.5 监测方法,4.5.1 性诱捕器监测,4.5.1.1 安装密度,DB5305/T 181—2024,3,监测区内每667 m2放置1~3个性诱捕器,作物低矮时性诱捕器放置相距50 m以上,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 m;成株期玉米等高秆作物田,选田埂走向与当地季风风向垂直的田块布置,距田边距离1 m,4.5.1.2 安装方法,a) 桶型诱捕器的整体结构为圆柱桶形,其组件包括诱芯帽、诱芯小容器、遮雨盖和导向漏斗集虫,桶,b) 诱芯帽上的悬挂孔用于悬挂,诱芯小容器用于放置诱芯,将两个组件安装好后将诱芯帽的悬挂,孔从背面穿过遮雨盖中间的孔,并将其固定好,最后将导向漏斗集虫桶的支柱嵌入组合好的遮,雨盖的卡槽中,c) 使用支撑杆固定诱捕器。支撑杆的长度应不低于2.0 m,直径在1.5 cm~2.5 cm 之间。安装,时,支撑杆插入土壤的深度应为25 cm~30 cm,并确保周围泥土被踩实,以防止支撑杆倒伏,4.5.1.3 安装高度,苗期性诱捕器底部距离地面1.0 m~1.2 m,后期高于植株顶部15 cm~25 cm,4.5.2 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监测,4.5.2.1 安装方法,将诱芯安装到相应位置,再将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装置在监测点,4.5.2.2 安装高度,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进虫口高度在1.3 m~2.0 m之间,进虫口高度保持高于植株顶端20 cm,4.6 监测调查,4.6.1 性诱捕器调查方法,性诱监测调查按NY/T 3253执行,4.6.2 性诱捕器调查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每1 d~7 d调查1次诱捕器。若日均诱虫量高,需每天调查并记录数据;日均诱虫,量较低时,可适当延长调查间隔时间,4.6.3 性诱捕器调查记录,每次调查记录诱虫量并清空诱捕器,见表1,表1 草地贪夜蛾性诱记录表,生产厂家地点日期,诱捕器1 诱捕器2 诱捕器3 平均诱虫,(头/台),生育期,数量(头) 数量(头) 数量(头),DB5305/T 181—2024,4,4.6.4 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调查,使用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监测实现远程调查虫情动态,5 草地贪夜蛾信息素防控,5.1 性诱捕器防控,按本文件第4章规定执行,5.2 食诱防控,5.2.1 药剂,食诱剂或食诱剂诱芯,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2.1.1 食诱剂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稀释混合,将食诱剂与清水进行1:1稀释,每100 ml稀释液加入3~5滴氯虫……

……